亚大优良校、院级班级导师名单出炉!---

  • 2019-01-09
  • 人社院工读生

财法系宋名晰等5位老师为校级优良班级导师,心理系郭俊显等17位老师是院级优良班级导师!

图说:亚大106学年度校级优良班级导师:(左起)护理系乔佳宜、社工系陈美智、、财法系宋名晰、视光系陈经中、幼教系何祖华合影。

亚洲大学(Asia University, Taiwan)106学年度优良班级导师名单出炉了!校级优良班级导师有财法系宋名晰、社工系陈美智、视光系陈经中、护理系乔佳宜、幼教系何祖华等5位老师,其中,宋名晰老师有3年获选校级优良班级导师,被列为典范班级导师;他们受访强调,导师的角色多元,跟同学的相处时,要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,彼此尊重互信、适时介入辅导,相信每位导师只要真诚对待,也必有喜悦及回馈,大致来说「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是班级优良导师!」

此外,院级优良班级导师,包括心理系郭俊显、资传系陆清达、保健系韩建国、生科系姚雅莉 、外文系李舒萍、 时尚系林卿慧、财金系林盈利、 经管系凃宥德、视传系侯晓蓓、商设系陈齐川、资工系关国裕、生医系苏文郁、会资系黄美华、数媒系张庭彰、商应系陈柏凌、 职治系高颖家、健管系张李淑女等17位老师。

谈到班级经营理念,已有3年荣获优良班级导师的财法系宋名晰表示,他是以公务员服务经验来服务所有的同学,以朋友的角度跟同学交往。护理系乔佳宜老师认为班级经营是门艺术,师生可借由班级经营共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,增强对班级、系所的认同感、凝聚力,进而提升学习效能。视光系陈经中老师也说,他会先了解每位孩子的家庭与个性,再给予个别辅导与支持,也让孩子们对导师产生信任,遇到问题时,能谘询并寻求到解决管道,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,取得信任,进而增加孩子们对班级的认同感与凝聚力。

社工系陈美智老师指出,她与学生情感与信任关系都是长期经营,也崇尚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,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,提供各种课程学习、工读与就业资讯与机会,且透过班级的个别晤谈、小组晤谈、班级脸书社群、Messenger等方式来关心同学,鼓励同学参与班际、系队竞赛,为班级凝聚力加温。「用心、关心、同理心」是幼教系何祖华老师经营班级的理念,平时关心同学生活与学习、社团与打工概况、或兴趣及流行话题;也让学生知道若有需要协助、有问题想讨论、或想聊天时,老师都在;同时给学生自由发展与成长的空间,也经常在群组中对班级整体与个人的优秀表现给予讚美及肯定;每学期举办班级欢乐聚会,增进师生情谊,凝聚班级友情与向心力。

辅导过程中,有无印象深刻的导生互动经验?宋名晰老师说,去年7月中有位成绩优异的学生告知因为疏忽,缺少一门必修学分,无法毕业。眼看8月1日就是这位学生考取的国立大学研究所报到日期,毕业证书必须在该日前拿到,这位学生只得泣求协助;他带着学生向教务处求助,经蔡进发校长、陈大正副校长等人协助,参加暑修专班补修学分,赶在8月1日前取得毕业证书,顺利就读研究所,也让这位同学离开亚大前,深刻体会到亚大师长对同学的用心。

图说:亚大106学年度校级优良班级导师:(左起))护理系乔佳宜、社工系陈美智、财法系宋名晰、视光系陈经中、幼教系何祖华合影。

陈美智老师说,班上一位重度听障同学,虽听力损伤,但个性开朗,乐于参加班上团体活动或系上排球等球队活动。由于人际关系不错,加上班上同侪支持,对其课业学习与同侪互动很有帮助。陈经中老师表示,担任大三导师,曾安排学生到彰化特教学校为特殊的孩童们进行视力保健卫教,特别要求他们要将所学回馈给这些慢飞天使,同学们的表现令人激赏,连彰化特教学校的校长都很感动。

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陪伴几位学生面临人生抉择,有些学生留下来继续攻读护理系,也有学生选择离开,转念职治、财经、甚至一圆明星梦。」乔佳宜老师强调,唸护理系需要热忱和坚毅的耐力,才能快乐地走下去,如果只是勉强自己留在这个行业,接下来的学习甚至工作只会让自己更痛苦,不如早点厘清自己的目标,潇洒转身。何祖华老师指出,有位同学遇到感情纠纷来寻求协助,她除了尽力给予同学建议与支持,也和学生一起谘询教官的专业意见,协助学生采取适当安全的策略,小心处理分手问题。

至于班级导师带班秘诀,宋名晰老师谦虚地指出,就如同电影食神所说:「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是食神」。经此类推:「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是班级优良导师!」。陈美智老师表示,在社工系担任导师,排课时,会尽量让学生优先选择导师任教的课程,让学生每年会有一门课能上到导师班的课程。因为每周见面,不仅了解学习状况,也容易掌握学生的生活近况。

「面对孩子,先别让主观介入吧!」陈经中老师说,每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,少数学生因为家庭或自身的因素,有时在行为表现上难免偏差或学习不理想,但深究原因,是学生所遭遇的情况是需要改变学习或需要其它的协助介入。何祖华老师会与幼教系其他老师讨论,了解班级学生在其他课堂课的学习概况,且关注班级中感情较好的小团体,运用小团体同侪的力量,间接关心较少与老师联系的同学。

乔佳宜老师表示,适时「倾听」、陪伴学生真的很需要,建立开放的沟通管道,让同学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抒发他们的情绪,不论是好消息或坏情绪,让同学知道他们并不孤单。还要信任同学自律与自我管理的能力,尊重每位学生都是成熟个体及独特性,学习对自己及自己担负的角色负责。